新書推薦

動機式晤談:協助人們改變與成長(第四版)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Helping People Change and Grow, 4th ed

William R. Miller、Stephen Rollnick 著

田秀蘭、林美珠、王詠瑩、林昱芳、楊里祥、楊敦翔 合譯

田秀蘭、林美珠 審閱

ISBN:978-986-5713-93-5

動機式晤談發源於公共衛生醫療領域,由於其理念簡易,使用上也容易上手,因此在諮商及相關助人領域裡十分受到歡迎。我們決定翻譯這本書,主要是因為在臺灣越來越多助人領域工作者使用這套方法,而西方有關動機式晤談的書籍也相當豐富,我們挑選這一本最經典的專書,也是由原來發展者所撰寫,最能將動機式晤談的理念及技術逐年增修而介紹給助人工作者。

本書有幾項特色,其一是「給治療師」專欄,專門為心理治療或是諮商心理師提供可用的實務技巧。第二個特色是每章新增「作者的觀點」,呈現本書作者的省思與洞見。第三項特色是在本書最尾端的學習資源當中列有相當豐富而重要的反思問題,有助於學習者覺察個人的學習狀態,甚至能促進個人的專業及平日生活中個人的成長。

在翻譯以及審閱這本書時,除了兩位審閱者,我們還結合了兩位諮商心理師以及兩位教育心理與輔導博士班學生,一起加入翻譯的團隊。我們反覆多次翻譯及審閱,力求本書的呈現精準到位。文中有些名詞用語值得注意,像是對於「抗拒」的個案行為,本書稱之為「維持現狀型對話」,這個命名的改變,同時改變了我們對個案問題的認知框架。另外,從「缺陷」到「優勢」模式,這種轉移到較為正向的思考角度,與當代甚多助人理論或學派吻合。還有助人者慣習上遇到問題就想去修復的「固著矯正反射」等等。這些語彙對我們作為助人實務工作者都相當有幫助。

本書的助人模式或技巧看似簡單,但其實不簡單,這本書凝聚了數十年許許多多的實務以及研究的精華,這是一種「複雜後的簡單」。本書沒有太多難懂的學術用詞,真的是一本平易近人、好讀好懂的書。

譯者曾與一群醫務社工探討動機式晤談,有位社工師說「某些地方似乎是我已經在做的事。」沒錯!動機式晤談帶給不同領域、不同層級的實務工作者的實踐樣貌令人驚奇!譯者也曾在參與醫院護理部的人形圖臨床教學時,遇到一位缺乏動力的病人,在不經意之間透露微弱的改變型語言,就像是炭火的餘燼,我們要做的事是把餘燼吹燃起來。而這個小小的改變,導致護理人員修正了進一步的照護計畫。

專注傾聽,好好練習,這本書真的可以重新啟動我們助人工作的能量!

田秀蘭、林美珠

詳細內容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