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

9789867497895

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John Lofland、Lyn H. Lofland  原著

任凱、王佳煌  合譯

ISBN:978-986-7497-89-5

◎簡目介紹:

第一章 從你的立足點起步 13
第二章 資料現場的評估 21
第三章 進入田野 45
第四章 和睦相處 67
第五章 紀錄資料 97
第六章 思索主題 149
第七章 問問題 181
第八章 喚起興趣 215
第九章 開展分析 257
第十章 撰寫報告 291

內容簡介:

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是學生們學習質性社會研究的經典手冊。作者援引晚近研究及方法論評註中的最佳例證,回應社會科學裡「後現代主義」 (postmodern)及其相關觀點的崛起,聚焦其內,評價其貢獻所在,並納入其適切且有憑有據的觀點。同時也深入介紹編碼(coding)和備忘 (memoing)的處理程序,以及個人電腦在編碼、備忘工作上的運用。
作者在教導田野調查工作(fieldwork)的課程中發現,讓學生照著這本指南的主題架構體系,來閱讀民族誌專題著作,並加以細細推敲,助益會非常大。並期待,這份仔細推敲過的指導方針,對於其他教學者及自我引導的學者會有所助益,因而將之納為附錄。於此即可發現作者用心之處。
本書透過按部就班的討論,以非比尋常的明晰度,教導學生們如何蒐集、聚焦和分析質性資料,並佐以生動鮮明的實例和實務作法。在進行講究效度的質性社會研究時,本書是無價的指南,適於供社會學、人類學、社會工作、教育等諸多社會科學系所學生使用。

本書的特色還包括:
◎更形著重在田野調查研究相互重疊的三個階段上:資料的蒐集、聚焦與分析。
◎從晚近研究著作和研究方法評論的經典中,精挑細選許多新的例證。
◎針對編碼、備忘及個人電腦的運用,做更為廣泛的介紹。
◎就「後現代主義」等新式理論及相關觀點進行探討。

◎譯者簡介

王佳煌
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哲學博士(社會學)
現任元智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任 凱
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譯參與《佳慶藝術圖書館》等套書編譯工作
現擔任諮詢專線行政工作

如要團訂請給我們一天時間備書,以便親送或宅配(貨到付款或匯款)。

若要單本購買,請上班時間到門市購買,享有九折優惠

如想單本郵購,請按此網址>>

 

 

 

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0663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18巷2弄20號
電話:(02)2378-0358
傳真:(02)2736-9042
電子郵件:proedp@ms34.hinet.ne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