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第四版)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第四版)

Statistics for Psychology, 7th ed

Arthur Aron、Elliot J. Coups、Elaine N. Aron、Erin Cooley

蘇文賢 編譯

ISBN: 978-986-5713-88-1

◎簡目介紹:

給老師的話
給學生的話
編譯者序

  1. 利用圖表進行資料的排序
    1.1 統計學的分類
    1.2 基本概念
    ■BOX 1-1 關於統計學的小故事
    1.3 次數分配表
    1.4 直方圖與長條圖
    ■BOX 1-2 統計焦慮、測驗焦慮與你:寫給害怕統計學的學生
    1.5 次數分配的形態
    1.6 爭議:測量方式的決定
    1.7 研究文章中的次數分配表、直方圖與長條圖
    本章摘要
    關鍵詞彙
    實際解題範例
    作業
    章節註記
    牛刀小試解答
  2. 集中趨勢與變異性
    2.1 集中趨勢
    2.2 變異性
    ■BOX 2-1 統計分析的純粹樂趣(是的,樂趣!)
    2.3 爭議:算術平均數的專制
    ■BOX 2-2 性別、種族淵源及數學表現
    2.4 研究文章中的集中趨勢與變異性
    本章摘要
    關鍵詞彙
    實際解題範例
    作業
    章節註記
    牛刀小試解答
  3. 推論統計的重要概念:Z分數、常態分配曲線、樣本與母群、機率
    3.1 Z分數
    3.2 常態分配曲線
    ■Box 3-1 發明常態曲線的古怪人物:戴莫瓦佛
    3.3 樣本與母群
    ■Box 3-2 調查、民意調查、以及「你實際上問了誰?」的問題
    3.4 機率
    ■Box 3-3 巴斯卡從賭桌上開創了機率理論,之後用來證明上帝的存在
    3.5 爭議:常態曲線是否真為常態?使用非隨機樣本的真正意義為何?
    3.6 研究文章中的Z分數、常態曲線、樣本與母群、以及機率
    3.7 進階主題:機率的規則與條件機率
    本章摘要
    關鍵詞彙
    實際解題範例
    作業
    章節註記
    牛刀小試解答
  4. 假設考驗
    4.1 假設考驗的實例
    4.2 假設考驗的核心邏輯
    4.3 假設考驗的過程/步驟
    4.4 單側與雙側假設考驗
    4.5 爭議:顯著性考驗應該被禁止嗎?
    ■Box 4-1 終極紐約客雅各柯恩(Jacob Cohen):有趣、有衝勁、才華洋溢又親切
    4.6 研究文章中的假設考驗
    本章摘要
    關鍵詞彙
    實際解題範例
    作業
    章節註記
    牛刀小試解答
  5. 樣本平均數的假設考驗
    5.1 平均數的次數分配
    5.2 平均數次數分配的假設考驗:Z考驗
    ■Box 5-1更多有關民調的問題:抽樣誤差以及對樣本大小的錯誤想法
    5.3 爭議:接近顯著水準
    5.4 研究文章中關於樣本平均數的考驗(Z考驗)與標準誤
    5.5 估計、標準誤與信賴區間
    5.6 進階主題:信賴區間的微妙邏輯
    5.7 爭議:信賴區間與顯著性考驗
    5.8 研究文章中的信賴區間
    本章摘要
    關鍵詞彙
    實際解題範例
    作業
    章節註記
    牛刀小試解答
  6. 瞭解統計顯著性:錯誤的決定、效果量與統計考驗力
    6.1 錯誤的決定
    6.2 效果量
    ■Box 6-1 放鬆與靜坐冥想的效果量:一項悠閒的後設分析
    6.3 統計考驗力
    6.4 決定統計考驗力的因素
    ■Box 6-2 典型心理學實驗的統計考驗力
    6.5 統計考驗力在設計研究上扮演的角色
    6.6 統計考驗力在詮釋研究統計考驗結果上扮演的角色
    6.7 爭議:統計顯著性與效果量
    6.8 研究文章中之錯誤的決定、效果量與統計考驗力
    6.9 計算統計考驗力
    本章摘要
    關鍵詞彙
    實際解題範例
    作業
    章節註記
    牛刀小試解答
  7. t考驗:單一樣本與相依樣本t考驗
    7.1 單一樣本t考驗
    ■Box 7-1威廉卡塞特,別名「斯徒登」:與其說他是個數學家,不如說他是個講求實際的人
    7.2 相依樣本t考驗
    7.3 單一樣本與相依樣本t考驗的假定
    7.4 相依樣本t考驗的效果量與統計考驗力
    7.5 計算相依樣本t考驗之信賴區間的步驟
    7.6 爭議:重覆量數設計的優點與缺點
    7.7 研究文章中的單一樣本t考驗與相依樣本t考驗
    ■Box 7-2 使用差異分數時,研究的統計考驗力:蘇格蘭拉納克郡的牛奶實驗
    本章摘要
    關鍵詞彙
    實際解題範例
    作業
    章節註記
    牛刀小試解答
  8. 獨立樣本t考驗
    8.1 平均數的差異的次數分配
    8.2 獨立樣本t考驗的假設考驗
    8.3 獨立樣本t考驗的假定
    ■Box 8-1蒙第卡羅方法:當數學變成只是一項實驗,而統計只是一種機率的遊戲
    8.4 獨立樣本t考驗的效果量與統計考驗力
    8.5 對三種t考驗的回顧與比較
    8.6 計算獨立樣本t考驗之信賴區間的步驟
    8.7爭議:使用太多t考驗所造成的問題
    8.8 研究文章中的獨立樣本t考驗
    8.9 進階主題:樣本數不相等時,獨立樣本t考驗的統計考驗力
    本章摘要
    關鍵詞彙
    實際解題範例
    作業
    章節註記
    牛刀小試解答
  9. 變異數分析簡介
    9.1 變異數分析的基本邏輯
    ■Box 9-1 雷諾費雪爵士:一位充滿嘲諷態度的統計學天才
    9.2 實施變異數分析
    9.3 使用變異數分析來進行假設考驗
    9.4 變異數分析的假定
    9.5 事前對比
    9.6 事後比較
    9.7 變異數分析的效果量與統計考驗力
    9.8 爭議:總括性考驗與事前對比
    9.9 研究文章中的變異數分析
    9.10 進階主題:變異數分析的結構模式
    9.11 結構模式的原理
    本章摘要
    關鍵詞彙
    實際解題範例
    作業
    章節註記
    牛刀小試解答

10.多因子變異數分析
10.1 多因子設計及交互作用效果的基本邏輯
10.2 識別與詮釋交互作用效果
10.3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的基本邏輯
■Box 10-1 人格與情境對於行為的影響:一個交互作用效果
10.4 多因子變異數分析的假定
10.5 變異數分析的延伸及特殊案例
10.6 爭議:二分化的數值變項
10.7 研究文章中的多因子變異數分析
10.8 進階主題:計算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10.9 進階主題:多因子變異數分析中的統計考驗力及效果量
本章摘要
關鍵詞彙
實際解題範例
作業
章節註記
牛刀小試解答

11.相關
11.1 以圖形表示相關:散佈圖
11.2 相關的形態
11.3 相關係數
■Box 11-1高騰:統計學相關的奠基者
11.4 相關係數的顯著性
11.5 相關與因果關係
11.6 詮釋相關係數方面的議題
11.7 相關係數的效果量與統計考驗力
11.8 爭議:何謂大型的相關?
11.9 研究文章中的相關
本章摘要
關鍵詞彙
實際解題範例
作業
章節註記
牛刀小試解答

12.預測
12.1 預測變項(X)與效標變項(Y)
12.2 利用Z分數或原始分數進行預測
12.3 直線預測規則
12.4 迴歸線
12.5 找出最佳的直線預測規則
12.6 最小平方差原則
12.7 與預測有關之議題
12.8 多元迴歸
12.9 預測的假定
12.10 預測的限制
12.11 爭議:非標準化與標準化迴歸係數;比較預測變項
■Box 12-1 臨床預測與統計預測之比較
12.12 研究文章中的預測
12.13 進階主題:誤差與誤差降低的比例
12.14 進階主題:均方誤差以及估計標準誤
本章摘要
關鍵詞彙
實際解題範例
作業
章節註記
牛刀小試解答

13.卡方考驗
範例
■Box 13-1 卡爾皮爾遜:卡方的發明者與爭議的焦點人物
13.1 卡方考驗與卡方的適合度考驗
13.2 卡方的獨立性考驗
13.3 卡方考驗的假定
13.4 卡方獨立性考驗的效果量與統計考驗力
13.5 爭議:期望次數的最小值
13.6 研究文章中的卡方考驗
本章摘要
關鍵詞彙
實際解題範例
作業
章節註記
牛刀小試解答

14.非常態化母群的處理策略:資料轉換與等級考驗的方法
14.1 標準假設考驗程序的假定
14.2 資料轉換
14.3 等級考驗
14.4 各種方法的比較
14.5 爭議:電腦密集的方法
■Box 14-1隨機數字由何處得來?
14.6 研究文章中的資料轉換以及等級考驗
本章摘要
關鍵詞彙
實際解題範例
作業
章節註記
牛刀小試解答

附錄A
附錄B
附錄C
習題一解答
參考文獻
詞彙及索引

◎內容簡介:

為什麼要學習統計學?

  1. 為了能夠讀懂心理學研究的文獻,了解統計學是至關重要的。身為主修心理學的學生,幾乎所修的每一門課程都會強調研究的結果,而這些研究結果總會以統計學的方式來表達。如果無法理解統計學的基本邏輯──也就是說,如果無法理解在所有研究報告都佔據重要地位的統計學術語、表格與圖形的話,對於研究的理解將會非常粗淺。
  2. 理解統計學對於自己進行的研究也是極為重要的。許多主修心理學的學生都會繼續攻讀研究所。事實上,學習如何自己進行研究,通常都是研究所的主要焦點,而進行研究則幾乎一定會牽涉到統計學。這門課程會為將來進行研究需用到的統計學打下紮實的基礎。
  3. 理解統計學有助於發展分析與批判性思維的能力。統計學或許是所有心理學課程中,最能幫助你精確地思考、評估資訊、以及應用邏輯分析的課程。同樣的,這些技巧也會有助於評估心理學研究的媒體報導,而這些報導在所有類型的數位與印刷媒體當中已經越來越普遍了。

如何從這門課程中得到最大的益處

  1. 將注意力放在概念上面。要把這門課程視為邏輯課程,而不是數學課程。如果只是試圖記住如何得出正確數字的過程,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所學到的東西會非常少,而且這門課程的考試成績能也會不太理想。
  2. 確定嫻熟所有概念後,才繼續學習新的章節。每個新概念都是建立在前一個概念之上。如果在任何時候發現回答某個問題有點困難,或者是雖然能回答某個問題、但是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了解這個問題時,請務必先停下來。重新讀一遍該章節的內容、重新思考一遍、並且尋求協助。務必盡一切努力去理解那些內容。除非有自信完全理解了某個章節的內容,否則不要進行到下個章節。
  3. 努力不懈跟上進度。學習統計學需要日積月累的功夫。一旦落後,要再跟上進度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4. 這門課程的前半部要特別認真地學習。統計學中所學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一開始學到的知識上面。如果已經充分掌握了這門課程的前半部內容,後半部內容就會變得輕鬆很多。
  5. 彼此互助。如果想要強化與深化統計學的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統計學解釋給理解有困難的同學聽。強烈建議你組成二到四人的讀書小組。如果讀書小組裡同時包含了統計學的程度較佳、以及在統計學方面有學習困難的人,那就更好了。統計學程度較佳的人,能夠從幫助其他人的過程中獲得極大的益處,因為那些對於學習統計感到苦惱的人,會讓自認為理解統計的人遭遇極大的挑戰。害怕面對困難的人,必須與不害怕的人一起學習。挑選小組成員時,盡量找住得較近的,這樣才能方便聚會。也要常做小組討論,可能的話,每次上課之間都要進行。

◎編譯者簡介:

蘇文賢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學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曾翻譯多本著作,譯著包括《論包容》、《心理與教育統計學》、《教育行政與組織行為》、《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基層官僚》、《普通心理學:核心概念》、《當代社會研究法》、《兒童福利:從實務觀點出發》、《APA寫作風格與格式簡易指南》、《縱觀人類發展:從出生到殞落》、《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如何理解研究:使用者指南》、《洞悉媒體:教學視野的精闢分析》(以上皆由學富文化出版)等書。曾編著各出版社之高中、高職英文教科書、試卷、配套教材、題庫等,亦著有數本英文教學與應試相關書籍。並曾參與《極致活用英漢辭典》、《兒童彩色英漢字典》、《彩色英漢字典》(以上均由世一文化出版)等字典之編寫工作。 現任高中英文教師與自由譯者。


如要團訂請給我們一天時間備書,以便親送或宅配( 匯款後出貨 )。

若要單本購買,請上班時間到門市購買,享有九折優惠。

如想單本郵購,請按此網址>>